2011年7月13日 星期三

ECFA後 農再條例再打農民一拳

2010.7.15 自由時報



ECFA後 農再條例再打農民一拳















政府推動農村再生條例,不論學者或農民都認為應該多傾聽民意,才能真正改善農村體質。(記者劉婉君攝)
曾旭正認為農村再生條例不應在臨時會中討論,必須從長計議。(記者劉婉君攝)

記者劉婉君/專訪


農 村再生條例於立法院臨時會中闖關,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曾旭正(見圖1,記者劉婉君攝)認為,國家重要政策不應在臨時會中急就章,批國民黨偷渡,在 ECFA之後,再打農民一拳,現有版本主要在農村硬體建設,「只是在發黃的面貌上塗粉抹胭脂,無法真正改善農村的體質。」


曾旭正表示,農村 已經被忽略太久,農村再生條例讓政府資源可以進入農村是相當難得的機會,政府應該集思廣益,做得更好,舉辦座談會聆聽各界的意見,農再條例對農村影響深 遠,應該在正式的會期中提出不同版本仔細比較,從長計議,國民黨在臨時會中本為討論ECFA,卻偷渡這麼重要的法案,根本是破壞體制,使農再條例成為 ECFA的犧牲品,是在農民擔憂ECFA對農業的影響之際,再揮農民一拳。


曾旭正說,國民黨版的農村再生條例雖然把第3章「農村土地活化」 的章節名稱拿掉,農村再生發展區的「圈地運動」機制卻還是存在於其他章節,不論是投入1500億還是2000億元做農村硬體建設,都不是農村真正需要的, 「只是在發黃的面貌上塗粉抹胭脂,無法真正改善農村的體質。」


曾旭正認為,去年下半年,農委會與水保局即編列40億元的特別預算進行農村再 生工程,應該先把這些成果拿出來檢驗,做為政策修正的參考,而非在還沒確定這樣的作法是否正確之際,就要再花大錢繼續去做,「好像成績還沒打好,就要發獎 學金一樣。」否則到時候只會有更多急就章、做得零零落落的工程出現。


曾旭正說,農村再生最重要的就是生產,許多農民向他表示,最需要的是農業設施補助,農民只要有很好的生活,自然願意花錢整理環境,國民黨版本中的硬體建設,許多都是外來的觀點,每個村落都作一樣的設施,只會讓村落變成沒特色,反而破壞農村。


他建議政府應補助農業設施,才能真正補助農民,強化農村的生產、加工、行銷等,從1、2、3級產業延伸出可以提升農村生活品質、照顧農村老人的福利設施及就業機會,引進年輕人力回流就業,農村自然就會有活力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